固色剂的作用---使用固色剂固色效果测定方法-骏宇化工-印染助剂专业生产厂家——jy956.com
固色剂的作用---使用固色剂固色效果测定方法
(1)染色:
染料:2%(对织物重)。
织物:经前处理的机织平布。
染色方法可参照各类染料的染色打样方法。若是工厂的应用性试验,也可取车间的色牢度较差的染色布。
(2)固色处理:
固色工艺:固色剂 工(对织物重)(具体用量根据各固色剂情况而定,一般为2%一4%)
浴比 1:20
温度 60℃(或按有关资料介绍的**固色温度)
时间 30min
操作:将已经染色并洗净的织物,浸渍于上述已升温至预定温度的固色液中,在该温度下进行固色处理30min后取出,用清水浸洗2次,晾干。
(3)固色效果的判断:
①色相变化:将未固色处理的织物与固色处理的织物用变褪色灰色样卡进行评级,并以未固色处理的织物为基准,注明色调变化情况。
②水浸牢度的提高:将固色前后的染色织物按下法测定耐水浸色牢度。取10cm一4cm染色织物一块,在正面缝合面积相同的同类纤维制成的标准白布一块,浸入50mL蒸馏水中,保持(30±5)℃,6h后取出挤干,分开试样和白布,在室温或60℃以下干燥,分别用变褪色样卡和沾色样卡测定色布的褪色级数和白布(与色布接触的一面)的沾色级数。
耐水色牢度的标准方法可详见GB/T5713--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该方法是将试样和标准白布缝合的组合试样用蒸馏水浸湿后,夹在SYG 631汗渍牢度仪的两块树脂板中间,承压12.5k_Pa,去除多余水分后,将夹有组合试样的仪器放在(37±2)℃的恒温箱处理4h。
③皂洗牢度的提高:将固色前后的染色织物按下法测定耐洗色牢度,比较固色后提高的级数。简易方法为:取10cm x 4cm染色织物一块,在正面缝合面积相同的同类纤维制成的标准白布一块,投入含5g/L皂片、2g/L碳酸钠的250mL玻璃杯中,置于60℃的水浴锅中,稍加搅拌,使其润湿,在该温度下处理30min(在10min和20min时需剧烈搅拌一次,每次30转),取出,用40℃温水洗涤并挤干,分开试样和白布,在室温晾干或在6013以下干燥。分别用变褪色样卡和沾色样卡测定色布的褪色级数和白布(与色布接触的一面)的沾色级数。
耐洗色牢度的标准测试方法可详见GB/T3921.1—3921.5—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有5个方法,主要是皂洗液配制、洗涤时间、洗涤温度、加与不加钢珠等试验条件的不同,可根据织物的组成和使用的染料选择不同的方法。
④汗渍牢度的提高:将固色前后的染色织物按下法测定汗渍牢度,比较固色后提高的级数。简易方法如下:取10cm×4cm染色织物一块,在正面缝合面积相同的同类纤维制成的标准白布一块,放在含5g/L氯化钠和6mL24%氨水配制而成的40mL试液中,试样浸透后取出,两面各夹以玻璃板,在(37±2)℃试液中浸30min,取出挤干;然后在上述试液中加人10%醋酸2.8mL,并按上述操作方法,将试样再浸渍30min,取出挤干,分开试样和白布,不经洗涤,在室温或40℃以下干燥,分别用变褪色样卡和沾色样卡测定色布的褪色级数和白布(与色布接触的一面)的沾色级数。
耐汗渍牢度标准测试方法可详见GB/丁3922—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该方法是将两块组合试样分别浸入酸、碱汗渍试液[酸液:L一组氨酸盐酸盐一水合物0.5g/L;氯化钠5g/L;磷酸二氢钠二水化物2.2g/L;用c(NaOH)=0.1mol/L氢氧化钠调整pH值至5.5。碱液:L一组氨酸盐酸盐一水合物0.5g/L;氯化钠5g/L;磷酸氢二钠二水化物2。5g/L;用c(Na0,H):0.1mol/L氢氧化钠调整pH值至8]中,在室温下浸渍30min,取出试样,用两根玻璃棒夹去过多试液,将组合试样夹在两块SYG汗渍牢度仪的树脂板中间,承压12.5kPa(酸、碱试验仪器应分开),将夹有组合试样的酸、碱两组仪器放在(37±2)℃的恒温箱中处理4h。
⑤摩擦牢度的提高:将固色前后的染色试样按GB/T 3920--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方法测定摩擦牢度,比较固色后的牢度提高程度。
操作步骤如下:取不小于20cm×5cm的经向试样,平放在摩擦牢度仪测试台的衬垫物上,两端以夹持器固定,然后分别将干、湿(用蒸馏水浸透后经小轧车挤压,使其含水率为95%一105%)的棉贴衬织物(5cmx5cm)固定在摩擦头上,使摩擦布的经、纬纱方向与试样经、纬纱相交呈45o角,干、湿摩擦头分别在试样的两边沿10cm的轨迹做往复摩擦lO次,取下摩擦布,干燥后用灰色沾色样卡评级。
⑥耐氯牢度的提高:将固色前后的试样按GB/丁7069--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次氯酸钠盐漂白色牢度》及GB/7 8433--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氯化水色牢度(游泳池水)》方法测定耐氯牢度,比较固色后牢度提高程度。
耐氯漂牢度操作步骤如下:取试样10cm×4cm,在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2g/L,用10g/L无水碳酸钠调节pH值为10.0±0.2,(20±2)℃,浴比1:50]中浸渍60min,取出试样后用流动冷水充分冲洗,放人5g/L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搅动10min,再用冷水充分冲洗,挤干,在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用灰色变褪色样卡评级。
耐氯浸牢度操作步骤如下:取试样10cm×4cm,在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lOOmg/L、50mg/L、20mg/L,用14.35g/L磷酸二氢钾和20.05g/L磷酸氢二钠二水化物缓冲溶液调节pH值为7.50±o.05,现用现配,浴比1:100)中浸渍,密封容器后在耐洗牢度试验机中于(27±2)℃温度下搅拌60rain,取出后挤干,悬挂在室温柔光下干燥,用灰色变褪色样卡评级。
耐氯牢度试验方法中有效氯的质量浓度有几个档次,可根据需要选择,如活性染料产品标准中一般选用50mg/L有效氯来测定活性染料耐氯化水牢度。
⑦湿熨烫牢度的提高:将固色前后的试样按GB/T 6152—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热压色牢度》方法中湿压法测定耐湿熨烫牢度,比较固色后牢度的提高程度。
操作步骤如下:试样和棉贴衬织物(均为10cm×4cm)经浸压蒸馏水(含水率100%左右)后,将湿试样正面向上再覆盖上湿贴衬织物,放在熨烫试验仪的衬垫(从上至下为白棉布、羊毛法兰绒、石棉板)上,放下加热装置的上平板,在规定温度(150℃、200℃或其他)下使试样受压15s,立即用灰色变色样卡评级,并在4h后再评一次。
若用家用熨斗进行试验,需用表面高温计或温度敏感纸测定温度,以符合试验温度要求;并控制熨斗的重量和试样面积之比,使能产生(4±1)kPa的压力。被测试样可放在铺有5层细平布的平板上进行测试。
⑧日晒牢度的变化:将固色前后的试样按GB/7 8427--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方法测定,比较固色前后日晒牢度的变化程度。
操作步骤如下:将试样剪成1cm×4.5cm,与一套曰晒牢度蓝色羊毛标准(8块,代表日晒的8个等级)依次平行排列在硬卡上,中间用约1.5cm宽的不透光黑卡纸(或其他不透光的材料)遮盖,插入日晒牢试验仪的试样架上,开启氙灯,在黑板温度低于45℃的条件下晒至“蓝色羊毛标准6”变色相当于灰色变色样卡的4—5级。取出试样和蓝色标准,比较试样和蓝色标准遮盖部分与未遮盖部分的色差,试样的色差程度与蓝色标准中某级别的一致,即将该试样的日晒牢度评为该级。如在两个级别中间,则用“a一b”表示。
如用日光晒,可将装有试样和蓝色羊毛标准的曝晒框向南斜置(与地平线成45o角)于架上进行曝晒,其他基本与标准法一致。
⑨存放对活性染料染色牢度的影响一一快速试验(Ciba一Gelgy法):
酸试:试样在含冰醋酸10mL/L(浴比1:50)的常温试液中浸渍24h,取出水洗、晾干。
碱试:试样在含碳酸钠5g/L、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g/L的试液(浴比1:50,温度95℃)中浸渍30min,取出水洗、晾干。
将上述两种试验后的织物及未经固色处理的织物测定湿熨烫牢度,比较固色后牢度的提高程度。
解决涤纶布料固色定型色牢差方案,使用涤纶固色剂JYB212提升色牢度效果明显
清远市骏宇化工有限公司 1周前
解决涤纶布料固色定型色牢差方案,使用涤纶固色剂JYB212提升色牢度效果明显
涤纶织物色牢度与它自身的物理化学特性有关,涤纶纤维本身无反应基团,也无亲水性的极性基团,通常各类带电荷的染料很难上染。所以一般涤纶染色都会选用分子小,极性弱,难溶于水,相容性好的分散染料给涤纶染色,而在涤纶织物染整加工中,后整理的定形温度通常远高于涤纶的玻璃化温度,加剧涤纶无定形区分子链活动,产生染料分子与上染逆向的热迁移现象,造成色牢度下降.
涤纶织物定型后色变牢度差原因分析
涤纶色牢度要求高的客户,染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过高温高压染色后,通过还原清洗,再经过高温定型,还是达不到理想的色牢度。
原因在于:
涤纶经分散染料染色后的热迁移现象是导致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热迁移性是分散染料普遍存在的一种性能。
是指在后整理高温定型时受干热或湿热空气的作用部分染料通过纤维毛细管由纤维内部向纤维表面迁移, 造成染料在纤维表面的堆积和再分配, 助剂及其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包括布面上的残存都会加剧其产生。
由于这种热迁移主要与染料本身的结构有关,且不同结构的分散染料其热迁移性的大小也不一,相互间差别也较大,所以在经后整理高温定型时特别是在使用硅油、抗静电时因其含有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而当这些助剂在布面上吸附不均包括布面PH不匀时,就会产生上
述所谓的色花、色变、牢度下降如摩擦、水洗、沾色等一系列问题,这种现象常常表现为一种或几种并存,从而给染色质量带来难以克服的隐患及危害。
处理方案
1.首先要选择热迁移性小及相近的分散染料,因这些染料结构的分子量较大,与涤纶纤维的亲和力也较大,故很难从纤维内部迁移至表面。
例如使用骏宇JYB212涤纶固色剂,JYB212一种特殊热升华牢度提升剂(涤纶固色剂),使用于定型前可防止定型时分散染料升华牢度下降。
2.拼色染料的选型尽量选用同一型号或高温型染料,因不同型号的染料其热迁移比例不一,升华牢度也不一,高温型升华牢度较高,尽管染料的热迁移牢度与升华牢度并不一致,但高温型染料在较高温度定型下染料的升华较少,相应色光的稳定性也较好。
3.后整理采用较缓和的工艺,颜色越深染料的迁移量就越多,温度越高,对迁移的影响就越大,在保证定型效果的情况下视品种情况可选用150℃或更低的温度.从而避免或减少染料的迁移。
4.对后整理柔软剂要进行选择,尽量采用不含乳化剂的亲水硅油或自乳化嵌段硅油,且这类硅油稳定性好,色变、黄变低,对染料迁移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5.加强染后的还原清洗,尤其是深色,其浮色一定要清洗充分,以保证自身牢度,同时尽量选用酸性清洗,若用碱性保险粉工艺,则一定要中和,因部分染料对PH较敏感,有的在PH>6时经高温整理后就会变兰变紫,且这种色变有些是不可逆的,甚至无法回修。
总结:
只要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上述措施及配合合理的前处理、染色工艺,相信后整理定型后的色花、色变及牢度下降等一系列质量问题就一定能够控制在我们要求的范围之内。
涤纶固色剂JYB212
【产品简介】
大部合成纤维在染色前需要前定型(温度193℃~200℃),以防止染色时织物变形。但是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在光的催化作用下,与织物中的分散染料在涤纶纤维和助剂反应黄变、色变;或者造成分散染料在热的作用下升华得色变浅,我们所谓的升华牢度下降统称为热迁移
牢度下降。这一现象的产生是近20年来纺织品广泛应用含有大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氨基硅油微乳型柔软剂所引起的。解决的办法是改用一种特殊热升华牢度提升剂(涤纶固色剂),使用于定型前可防止定型时分散染料升华牢度下降。
【主要成分】
聚阳离子化合物
【产品性状】
外观:微黄色液体
离子性:阳离子
pH值:5~7.5
溶解性:易溶于冷水
稳定性:耐酸、碱、电解质
【产品特点】
1.本品的突出特点:用于分散染料,可有效提高其升华牢度;
2.能有效提高水洗牢度;
3.对织物色光影响极小。
【使用方法】
浸渍工艺,本品2~3%(o.w.f),烘干、定型
浸轧工艺:10~40g/L
【包装与贮存】
125kg/桶,贮放于阴凉、干燥处,保质期6个月。
我司提供样品测试,欢迎广大用户索取样品试样。 18926647954 (微信同号)。
清远市骏宇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与销售染整助剂的专业精细化工企业,公司拥有一支高端技术的开发团队,专注于生产湿摩擦牢度提升剂、柔软剂(三元共聚嵌段硅油,缸用硅油等)、固色剂(酸性固色剂、无醛固色剂等)、端环氧油、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环保硬挺剂等印染助剂系列产品。
更多的最新印染知识,请关注“清远市骏宇化工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请勿商用
http://www.jy956.com/